从2007年开始,我国施行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高涨。长春市龙嘉镇杨树村的村支书说:“种玉米,国家收购,有保障,都卖给国家,所以说老百姓还认同种玉米,价格有保障。”
玉米连年增产,库存一路走高。从2014年到2015年,连续两年90%的玉米都进了国家临储库。库存高企给新一年的收购带来压力。中储粮龙嘉直属库副主任侯殿坤说:“人员压力大、库存压力大、成本压力大,像我们东北玉米主产区,像我们一个辖区收购储存的粮食,就相当于南方几个省的库存量的总和,而且我们直属企业人员比较少,平均每位员工保管的粮食在3——10万吨左右。”
为了去库存,国家还采取了定向销售的政策,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娜认为,“整个国内的玉米库存是出现超预期的情况,我们看到定向销售是国家去库存的一部分。”
一方面要缓解收储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品种结构。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所调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方式。农业部玉米全产业链预警分析师冯利臣表示,“主要是适当调减玉米的非优势区,对于优势核心产区,不仅不减,还要加强产能建设,保障谷物基本自给。”
而对于收储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提出了解决方法,“我们有这么几条措施,正在抓紧推进。第一就是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改革以后,多元主体的市场化收购将是玉米收储的常态,国家和地方政府将要加大玉米收购的信贷支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鼓励支持广大玉米收储加工企业拓宽收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