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合作银行今日在上海发布的“中国未来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中国目前在饲料粮食的国际贸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占全球高粱进口的80%、饲料大麦进口的35%。综合考虑国内玉米长期面临下跌压力,潜在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带来的巨大风险等一系列原因,中国未来几年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将下降30%至50%。
报告中称,中国是从2013年年底才开始大量进口高粱和大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在饲料中使用。中国对于这些替代饲料粮进口激增的主要因素包括:进口的高粱和饲料大麦的价格显着低于国内玉米;高粱和大麦不受进口配额的限制;没有转基因风险;下游饲料企业积极调整配分,接受度日益提高。
“然而,随着玉米市场去政策化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趋势趋于明显,国内玉米价格的下跌,以及庞大的国储库存,都对未来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带来了下行的压力。”荷兰合作银行食品与农业行业分析师江川表示,“除了价格风险外,政策风险,即潜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和货币风险,即人民币汇率的动荡,同样给中国未来进口高粱和饲料大麦的需求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中国政府或将采取更多的实际举措来限制替代饲料粮的进口,从而促进国内玉米消费,消化大量过剩的国家库存。在未来几年内,高粱和饲料粮的总进口量将缩减30%至50%。”
在所有提到的风险中,政策风险被看作是最大的挑战。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江川建议贸易公司应该建立明确的风险管理计划,以规避风险。而饲料企业将不得不在配方中使用更多的国内玉米,或导致饲料生产成本的变化。因此,采购战略的调整以及对原料来源的控制将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