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夏秋,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风调雨顺,玉米大获丰收。然而,今年我国玉米、小麦价格下滑严重,尤其是玉米的价格,更是跌至近年来最低,结束了2008年以来的连续上涨。
在临储政策的影响下,玉米价格虽然出现了恢复性上涨,但受卖跌不卖涨的影响,有部分农民出现了持粮观望的情况。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玉米价格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农民该如何应对生产?
在玉米主产区之一河南滑县的农村,记者看到,不少农民的玉米现在还没有出售,种植户张振华家里八亩地产出的近一万吨玉米一斤都没有卖。
张振华:嫌价格太低,最起码一块多点才能卖,现在价格9毛三四。
在山东德州市,种粮大户傅贵民地里收下来的400多吨玉米眼下还有大半存储在粮仓里。
傅贵民:今年粮食大丰收,本来挺高兴的,一亩地产1000多斤,但按现在的价格,一亩地也就卖个800块钱这样。你算算吧,一亩地,5斤种子就得60块钱,你还有耕地的钱呢,肥料的钱呢,还得浇两次地、打药。从播种到收割,再加上人工费、油料费,卖粮食的钱也就刚够本钱。
据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的玉米价格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大跌的局面,比往年跌了20%—30%,最低的时候8毛钱一斤。10月份新玉米开始大量上市,玉米价格连创新低。11月开始,临储玉米开始收购,在临储收购支撑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但同时,华北地区玉米价格降到谷底。进入12月份之后,玉米价格总体上维持窄幅震荡趋弱运行的格局。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分析,今年玉米价格走弱主要是因为受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和进口玉米冲击。
刘栋:首先是供应面,今年我国玉米连年丰产,加上近年来进口玉米的大量进口,另外还有玉米相关替代品的大量进口,使玉米供应量连年增加。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下游养殖行业持续低迷,饲料需求不佳,导致玉米用量减少,进口替代品的冲击进一步削弱了玉米的用量。深加工企业玉米用量相对稳定,但严重的产能过剩使深加工行业经营状况比较差。因此总体来说玉米市场呈现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是价格弱势的主要原因。
今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2015年,国家将继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近些年玉米供需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玉米供需方面发生的改变,玉米政策调整的力度也不断增强。农业部农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习银生指出,国家这次大幅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也是希望传递一个信号,就是改变农民长期依赖国家的临时收储和托市收购,同时,也引导规模化经营的农户,以符合市场的引导,符合市场的发展来决定种植的面积、结构和品种。
习银生: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国外的这些玉米包括玉米的替代品就会有很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就造成了进口量的增加,实际上进口的增加又进一步消弱了国内玉米的需求。这个对市场是有一定的扭曲的。
据记者了解,受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目前在东北玉米产区,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的回调,而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仍在低谷徘徊。对于玉米价格未来走势,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认为,长期来看并不乐观。
刘栋:短期来看,春节前农户会有一个售粮的高峰期,玉米价格或会继续震荡趋弱运行。长期来看,未来玉米市场将是长期的去库存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两三年,甚至是更长,国家会在统筹市场和农户利益的情况下,不断根据情况调整实施的玉米政策,但政策调整的目标是回归市场化,因此未来玉米价格会维持震荡趋弱运行的格局。
本月是玉米上量高峰期,现货市场仍有下行风险,刘栋提醒农户当下应把握售粮时机,切忌捂粮持价,忽视后期粮食霉变,价格下行风险。根据2016年玉米价格走势的预测,刘栋建议种植户因地制宜,谨慎选择种植作物品种和规模。
刘栋:对于广大农户来说,首先在种植方面,要因地制宜,对于广大的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来说,目前种植玉米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户来说,可以适当发展特色的种植,比如说杂粮的种植。在玉米的出售阶段,广大农户现在应该摒弃时间越往后价格越高的传统观念,要时刻关注玉米信息,在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的是及时出售,也可以分批出售,尽量合理利用市场的阶段性行情,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