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通威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在渔业和畜牧业相比其他光伏企业而言,有先天的优势,若通威借助光伏发展现代化渔业和畜牧业,不仅带动传统主营业务的发展,对的晶硅电池也有很大推动,以光伏带动制造业,只要不大量持有电站,通威后市可期。
置入光伏资产的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刚过一个月,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股份”)又卷土重来。
12月17日,通威股份发布关于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委”)审核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停牌公告,称证监委将于近日召开工作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5月,通威股份就曾提出类似的资产重组预案,但该方案由于未能通过证监委审核,于10月21日被否决。次日,通威股份就做出决定,继续推进资产重组计划,置入光伏资产。
而通威集团的光伏野心远不止于此。在再次定增加码光伏资产之余,通威集团斥资50亿元在四川双流启动了5GW晶硅电池项目,并且计划在未来3年~5年内投建10GW光伏电站项目。据业内人士估算,按照目前分布式电站每千瓦10000元的投资成本估计,通威仅在电站投建方面就将耗资近千亿元。
千亿光伏帝国
通威股份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1月~9月,通威股份的饲料业务收入为10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1.28%。为形成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通威股份将目光对准了频繁造富的光伏产业。
目前,通威股份的母公司通威集团旗下控股永祥股份、合肥通威、通威太阳能、通威新能源等多家光伏业务公司。其中,永祥股份、合肥通威以上游多晶硅、电池片制造为主,下游光伏电站业务则主要由通威新能源运营。
如若能顺利注入通威新能源、永祥股份等光伏资产,通威股份不仅贯通了光伏上下游产业,还会在饲料的基础上形成另一块主业。对于此次重组事宜,《中国经营报》记者先后致电通威股份董事会秘书处和证券事务代表处问询,得到的答复是一切以公告披露内容为准。
记者随后查阅相关公告得知,通威股份目前已拥有超过15000家下沉到村镇的饲料销售网点,其中合作关系友好的养殖户超过30万户,涉及水域面积1000万亩,其中池塘水域面积400万亩左右,可支撑120GW~150GW的光伏电站规模。通威股份称,如果短期择优发展10%池塘水面,则可支撑12GW~15GW的光伏电站。
上述依赖池塘水面建造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正是通威股份转型后的业务重点,根据通威股份的资产重组预案,除了购买通威集团持有的通威新能源100%股权,还将募集20亿元用于“渔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其中,未来三年内将用4.1亿元建设105MW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还有8.4亿元将用于江苏如东、天津宝坻、江西南昌等地的90MW“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
而在上游领域,永祥股份的多晶硅产能已经达到1.5万吨/年,其产能规模排名国内第三,仅次于保利协鑫和特变电工。
但通威集团在光伏领域的布局还远不止于此。今年11月18日,其在四川双流启动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据称该项目投资50亿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项目。不仅如此,通威还提出将在未来3年~5年建设10GW光伏电站,一个新的光伏帝国悄然成型。
据四川一名地方发改委能源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分布式建设成本高,每单位千瓦的投资大约在1万元左右。如果以此估算的话,通威仅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就需要耗资近千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对记者表示,目前投建光伏电站其实只有20%~30%左右属于自有资金,另外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等其他机构贷款。“通威一直想把光伏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就是想以此来增强融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