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工段
膨化玉米的特点及品控要点
2017-06-07 10:36  浏览:973
    1、玉米的特点
  玉米是饲料中最重要的能量原料,通常在饲料配比中达到50%以上的比重。玉米中含70~75%的淀粉,淀粉分子以氢键结合,形成了致密的晶体结构,抗酸、抗酶,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
 

 
  2、膨化玉米的特点
  挤压膨化工艺的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破坏了玉米淀粉的晶体结构,使淀粉颗粒膨胀并糊化。淀粉分子链被打开,增加了食糜颗粒的表面积,提高了消化率,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的消化率提高。膨化玉米有特殊香味,能明显改善适口性,有效提高采食量;膨化过程中的高温能杀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从而降低了畜禽疾病的发生率(胡建业,2009);在断奶后仔猪日粮中使用膨化玉米能有效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并能显著提高断奶后仔猪的生长性能(唐志高,2009);膨化过程能有效降低阿拉伯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含量。
 
  3、影响淀粉糊化度的因素
  膨化玉米能拥有如此多的优点,得益于淀粉粒的糊化。由于直链淀粉能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开始糊化温度就比直链淀粉高一些。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玉米的糊化温度不同。在猪料公司的生产中我们观察到,相同条件下新疆玉米比东北玉米膨化的温度要求略高3~5℃。
  普通玉米(直链23%,支链77%)在水中开始糊化的温度是64℃,完全糊化的温度是72℃。挤压膨化中的玉米,没有水的膨润作用,糊化可能需要120以上的温度和强劲的机械力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膨化温度和玉米糊化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120℃以上保持较高的水平;而玉米糊化度与原料中水分存在着二次关系,随水分含量的增大,淀粉糊化度首先明显的增加,随后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水分过大又会减低。
  喂料速度和压力环的大小也对淀粉糊化度有小幅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剪切力和挤压作用得到了改变。机械力对糊化度的影响不能忽略。
 
  4、如何做好膨化玉米的品控
  4.1原料的选用
  膨化玉米香味浓,更易消化吸收,多用在乳猪、仔猪饲料中来改善采食量和生长指标。猪料公司选用优质的东北玉米和新疆玉米做原料(要求水分≤14%,杂质≤1%,生霉粒≤1%,容重≥700g/L,呕吐毒素≤1000ppb等),毒素含量低,产地稳定,有利于膨化工艺的稳定。
  4.2膨化玉米品控指标
  感官和容重变化是品控的重点。东北玉米制作的膨化玉米感官发白,色泽浅;新疆玉米制作的膨化玉米感官较黄,色泽深。同一产地的玉米做的膨化玉米色泽深浅与容重存在相关性。容重在320-350g/L之间的膨化玉米,比容重在350-390g/L之间的玉米色泽浅(n=30)。膨化玉米的容重在350-390g/L之间的膨化玉米,比容重在390-450g/L之间的玉米色泽浅(n=25)。
  淀粉糊化度比容重更重要。膨化玉米的淀粉糊化度达到73%就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91%的饲养效果最佳(吴孟谦1995)。所以糊化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过分追求高糊化度可能会造成淀粉降解,蛋白质变性,脂肪形成复合物和严重的美拉德反应。在猪料公司的生产中我们观察到,膨化玉米容重为380g/L的淀粉糊化度与420g/L的淀粉糊化度差异不大,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色泽黄亮,容重400-440g/L的膨化玉米其糊化度就可以达标;而容重小于350g/L的膨化玉米其糊化度并未显著增加,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有效成分流失。
  4.3确定适合的工艺,并保持稳定
  玉米的产地质地、压力环和模孔的配置、调质温度、二级温度、三级温度都是膨化玉米的重要工艺参数。每一项的变化,都要重新调整工艺来确定适合的膨化工艺。
  经过多次观察对比,我们找出了适合东北玉米使用的典型工艺:东北玉米,水分:13.5-14.0%,粉碎:1.5mm,调质温度:75-85℃,调质频率:12-14HZ,二级温度 90℃,三级温度150-155℃,模孔数 8个,膨化玉米容重 370-390g/L之间。
  同样得到了适合新疆玉米使用的典型工艺:新疆玉米,水分:13.5-14.0%,粉碎:1.5mm,调质温度:90℃,调质频率:13-15HZ,二级温度 90℃,三级温度 155-160℃,模孔数12个,膨化玉米容重410-440g/L之间。
 
  5、结语
  膨化玉米的特殊香味和糊化的淀粉结构,能有效改善动物的采食、促进肠道发育和提高生长性能。影响糊化度的因素有很多,在一定条件下确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并不容易。膨化人员在玉米产地有变化、感官有变化、容重有变化时,他们需要做出新的尝试,或调蒸汽或调模孔配置等等。这时我们的品管员就应积极去配合,给他们有效的反馈。这种反馈越多越快,找到合适的生产工艺的时间越短,产品稳定性才能有保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