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工段
饲粮中添加肽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6-08-10 09:41  浏览:398
   摘  要:本试验为肽生素(天蚕素抗菌肽)在北京某大型规模化肉鸡场的应用试验,目的是研究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肽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肉雏7.8万羽,试验设置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3,000只。处理1为对照组,即为抗生素组;处理2为试验组,即为肽生素组。抗生素组为对照组,饲粮中添加抗生素速大肥(50%维吉尼亚霉素)的基础日粮,肽生素组为试验组,饲粮中添加肽生素的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多0.92g,试验组的料肉比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每只鸡毛利润高于对照组0.47元。

  关键词:肽生素;天蚕素抗菌肽;肉鸡;生长性能

  近些年,肉鸡的饲养已经进入规模化的养殖体系,在饲养过程中,抗生素已经广泛的使用,致使许多病原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也严重破坏了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平衡,并且极易造成药物残留,严重危害肉鸡产品的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2006年1月起欧盟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饲用抗生素,其他国家也限制了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在抗生素逐步被禁用的大背景下,使用安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取代以往抗生素的使用是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活性的阳离子多肽,是生物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抗菌肽不仅可以直接杀灭微生物,而且通过趋化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并启动获得性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1,2,7,8,10]。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分组

  试验选用健康的肉雏7.8万羽,并随机分为6组,设置2个处理,每个处理为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13,000只,每组放入一栋鸡舍,即1、2、3、4、5、6组,其中1、2、3组为对照组和 4、5、6组为试验组。

  1.2试验地点与试验时间

  试验地点:北京某大型规模化肉鸡场。

  试验时间:2010年7月5日至2010年8月18日

  1.3试验饲粮

  对照组1,2,3组饲粮中添加20 mg/kg速大肥(50%维吉尼亚霉素,按有效含量计算),而不添加肽生素。

  试验组4,5,6组饲粮中添加肽生素(天蚕素抗菌肽),添加量分别为1#料150mg/kg、2A#料120mg/kg、2B#料100mg/kg、3#料50mg/kg。基础饲粮见表1。

  1.4 饲养管理

  各组均按相同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进行,肉鸡场采用全封闭式饲养,每组由专人负责。肉鸡采用地面垫料式平养,稻壳做垫料。喂给干粉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二、周五进行消毒,消毒方式采用喷雾式;免疫措施按照鸡场的常规免疫。鸡舍内的温度由温度调控器控制,加热方式采用鼓风机吹热风方式;纵向通风;光照采用白炽灯。每日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

  1.4 测定指标

  1.4.1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每天定时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率、采食量,肉料比等。并在试验开始时对每栋肉鸡舍随即称重,作为始终,试验结束后对每栋肉鸡空腹称重,作为末重。  存活率=(进鸡总数-死亡鸡数)/进鸡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本试验选用健康的肉雏,整个试验过程由专人看管、记录。试验开始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内所有的肉雏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其他因素而导致死亡的肉鸡。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可信。试验期间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的统计结果见表2。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肉鸡在使用肽生素以后,试验组4,5,6组和对照组1,2,3组的鸡群发病情况均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的肉鸡每日体重增加的幅度比对照组肉鸡增加的幅度略微大点,增重0.92g,而试验组肉鸡的料肉比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肉鸡的存活率与对照组肉鸡的存活率差异不显着;日采食量试验组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每只肉鸡的毛利润高于对照组0.47元。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肉鸡整体的精神状态良好、羽毛光亮柔顺、饲料报酬低,这些均说明天蚕素抗菌肽具有综合提高鸡群免疫力的功效。试验结果显示,在饲粮中添加肽生素的肉鸡在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上与添加抗生素的对照组效果相当。

  3 讨论

  3.1抗菌肽的杀菌作用,以及对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和原虫都具有杀灭作用,甚至多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3-6],胃肠是身体的重要器官,经常与微生物接触,由于胃内的胃酸酸度极高而保持胃腔内大部分无菌,近端小肠介导主要的消化和吸收营养功能,也相对无菌,而在远端回肠则存在大量的细菌,总计有400-500种不同的厌氧和需氧菌。肠黏膜表面单层上臂细胞层,把肠组织于腔内细菌分离,但是,有关肠腔细菌与肠黏膜表面之间的复杂关系,目前所知甚少。天然免疫机制涉及这种关系,天然免疫显着保护宿主肠腔防御微生物入侵。抗菌肽包括防御素已经被认为是肠黏膜天然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这个领域,也成为研究关注焦点[11]。

  本试验通过在肉鸡的饲粮中添加肽生素,保护了肉鸡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减少病原菌的侵入,增加了肉鸡的采食量,有效地抵抗疾病的发生。

  3.2 抗菌肽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经研究结果发现,机体内经诱导产生的自然小分子多肽-抗菌肽同样具有多方面免疫活性,是宿主免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本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肽生素的试验组存活率、料肉比略好于抗生素的对照组,这样的结果提示了天蚕素抗菌肽可能通过调节鸡的免疫系统进而提高了鸡群的免疫力,长期给肉鸡饲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肉鸡的抗病能力,以及其他的各项指标均有显着的改善,并且在体内无残留,没有耐药性。是养殖业进步的助推器。抗菌肽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成为生物制药动物保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抗菌肽药物已经在医药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13],随着人们对抗菌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了解的深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人工设计和改造。抗菌肽最终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在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4  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在肉鸡饲粮中添加肽生素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在存活率方面,饲粮中添加肽生素的试验组比添加抗生素的对照组提高了0.26%。而在料肉比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2.46%。结果表明,添加肽生素的试验组上述指标略高于抗生素的对照组,为天蚕素抗菌肽取代饲用抗生素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邱晓燕.抗菌肽的免疫功能和应用前景.生物学通报[J],2002,37:24-25.

  [2]杨静静. 富含酪氨酸新型抗菌肽(Trpi)免疫机理的研究[D]. 天津:天津商业学,2007.

  [3]徐进署,张双全.昆虫抗菌肽对病原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2002,45 (5):673-676.

  [4]赵东红,戴祝英,周开亚。昆虫抗菌肽的功能、作用机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最新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1999,19 (5): 14-17.

  [5]黄自然.昆虫抗菌肽在医药上的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 (2):79-81.

  [6]宫霞,乐国伟.昆虫抗菌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yichuan ,2002,24 (5):592.

  [7]Yang D,Chen Q,Chertov O ,et al. Human neutrophil defensins selectively chemoattract na?ve T and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J]. Leukou Biol, 2000,68:9-14.

  [8]Yang D, Howade O M Z, Chen Q,et al. Cutting edge:immate dendritic cells generated from monocytes in the presence of TGF-β-1 express functional C-C chemokine receptor 6[J], Immunol,1999,163:1737-1741.

  [9]Xiang Chen, Faming Zhu, Yunhe Cao, Shiyan Qiao.2009.Nover Expression Vector for Secretion of Cecropin AD in Bacillus subtilis with Enhanc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J]. 53(9):3683-3689.doi:10.1128/AAC.00251-09.

  [10]Zasloff M.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J]. Nature ,2002,415:389-395.

  [11]CUNLFFE RN. Alpha-defensin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J].Mol Immunol, 2003, 40(4):463-467.

  [12]Beutler B. Immunity:an overview[J].Mol Immunol,2004,40(12):845-859.

  [13]Hancock R E, Diamond G. The role of cat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 innate host defences[J].Trends Biotechnol,1998,16(2):82-88.

发表评论
0评